上一主题:穿好特色“鞋”才能走
下一主题:"电气化"催热农村电器
笔者以为这当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更新老人观念,受淳朴传统观念影响,老人总觉晚年儿女在膝下端茶送水温馨,总以为晚年与儿女沟通亲切,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总觉得别扭、不舒服,对工作人员所作所为总有一种不认同感、不信任感。
二是经费问题,庞大的服务市场,偌大的服务群体,这笔经费怎么构成?由谁来支付?怎么支付?以东莞为例,按目前标准,全免的每月提供30小时服务、半免的每月提供20小时服务,按照12元/小时计算,全市推广一年需要1.5亿元。这笔巨大财务支出由谁来埋单?如何分配还是一个未知数?东莞尚且如此,全国那么多乡镇、还有一些偏僻穷困的山区也不知道该怎么落实?
据报道,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亿,占总人口的12%。城市老人近半独居,迫切需要得到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面对极其巨大的养老市场,我们不仅要方兴未艾的“居家养老”模式,而且还需有更多务实、可行的创新模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