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11月,正是秋茶上市之时,记者近日从芳村茶叶市场、南方茶叶市场等市内各大茶叶批发市场了解到,今年秋茶的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约20%,重回历史高点。虽然今年的寒露节气比往年稍微提早,但秋茶品质大致保持稳定。
产地遇旱情,秋茶贵两成
在数个茶叶批发市场中,记者发现不少茶行的门前均张贴了“秋茶上市!”等广告,几乎每间茶行的门口都摆着一大篓茶叶,不少店员都忙着拣从产地茶场送来的“毛茶”。
不过,场内的人流量明显较少,“今年的生意难做啊,来货量少了,价格也贵了,应该跟2007年差不多,回升到历史的高位。”在南方茶叶市场内做了5年茶叶生意的张小姐诉苦道。不少茶行反映,今年由于干旱等气候原因,茶叶产量有所减少,但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喝茶成为越来越多国人认同的保健方式,而且今年省外有数个大型茶叶市场开业,与广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形成竞争,因此来货价格普遍上涨近两成。以安溪大坪铁观音为例,去年的秋茶卖180元一斤,而今年则涨到了220元一斤。
茶叶零售比重增 商家求变谋新路
在芳村茶叶市场一家专营福建安溪铁观音的茶行,店主彪哥热情地招呼记者和一位客人进店里试茶,他拿了几种不同价格的茶叶出来泡给客人喝,最后客人买了5斤铁观音,每斤50元。记者提出若大量批发能否便宜一些,彪哥苦笑着说零售批发都这个价。“我以前不做零售,但最近生意不好做啊。”他说,由于芳村以外也有不少茶叶批发市场开业,分薄了生意,因此很多原本只做批发不作零售的茶行也兼做散客生意。同一市场经营的王小姐也表示“现在来买几斤茶叶回去慢慢叹的人甚至比批发的还要多。”
茶叶产品从批发转向零售的过程里,大多数商家属于被动转型,不过也有一些茶行主动应战,以新模式发展茶产业。数天前,云茶宫连锁店的副总经理刘源才在离芳村茶叶市场不远处开了一家连锁旗舰店,其茶叶均产自云南,并聘请了不少专家,以开发出一系列保健茶叶产品,“以茶养生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云南茶结合现代科技进一步开发价值,希望能在茶市场走出一条新路。”刘源信心饱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