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巧利用地震板房发展食用产业
发布时间 2009-12-15 浏览 24991 次
菌种植房。在桥楼乡“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内的近200套原学校板房,如果拆除,按每套500元(包括运费)的费用计算,得花费10万元,水泥地面如果复垦还得花费不少钱,复垦后种植玉米、马铃薯,每亩年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板房不拆除,直接用于发展“江山白菇”,每亩年产值可达5—6万元,利润2.5万元以上。

  把板房嵌进永久性住房———

  “钢结构+板房材料”成时尚

  在都江堰市,将板房用于永久性住房,盖“钢结构+板房材料”的新房,已成为一种时尚。

  龙池镇东岳村村支书李丛根,是全省首位将板房材料用于建永久性住房的“吃螃蟹”者。在他之后,东岳村、南岳村已有数十座利用板房材料建成的新家园。

  李丛根所在的村地处偏远,一匹红砖在坝区的政府限供价为0.42元,但加上运费到了东岳村,怎么也得超过0.5元,运输车还不好找。因此,成都市重建办工作组把活动板房的回收试点基地选在龙池镇。

  去年10月,李丛根启动了新居建设,成为第一户用板房材料建永久性住房的试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