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一种经济作物。晋商在湖北大量植茶、制茶主要是以出售为目的。运销地区主要是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广东、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和俄、英等国。恰克图从雍正年间辟为国际商埠后,到道光时已有茶庄一百家左右,皆为晋商经营,其中著名的晋商商号有大德玉、大升玉、大泉玉、锦泰亨、锦泉涌等。乾隆以来中俄
茶叶贸易日盛。据统计,嘉庆五年(1800),由恰克图销往俄国的
茶叶达279900俄磅,合250多万斤,道光以后,贸易数额又大增。从道光十七年到十九年(1837——1839,每年销往俄国的
茶叶平均为8071880俄磅,合700多万斤,几乎全是晋商经销。威丰初年中俄
茶叶贸易额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每年销给俄国的
茶叶达15万箱,有900多万斤。这时,晋商对俄贸易尚保持着很大优势,具有贸易的主动权。可惜好景不常,由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取得了天津通商权、低税率与内地采购土货以及加工制作等特权,使俄商运茶成本大大降低,山西茶商利权被夺,生机顿减。尽管山西商人在对俄商务衰退的过程中,曾进行过顽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