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
发布时间 2009-05-20 浏览 27128 次
兴陶瓷博物馆古陶馆中就收藏了西晋时代的陶器《谷仓》,可以见证堆花装饰手法的早期形象。到了唐代(618年—907年),有了新的发展。明永乐(1403年—1424年)宜兴窑场上的大拇指堆花,多是子承父业,或只拜师学艺,成为一种陶业中出色的行当。堆花艺人精于书画、精于技法、精于专业工具的创制,使堆花装饰的陶器端庄高雅,韵致清绝,体现出当时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和艺人们的不凡才智。
  所以,均陶堆花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了下来,而且其作品在国际性展览中屡屡获奖。例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均陶堆花龙缸、金鱼缸先后参加法国里昂国际工业展览会和澳大利亚国际展览会展出。八十年代,均陶龙亭等园林陶瓷新品参加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荣获大金奖、最佳亭子奖和最佳艺术造型永久保留奖……这些便是最好的证明。
  灿烂的均釉艺术,辉映了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宜兴均陶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除了堆花,还有是均釉。说到均釉,这是宜兴窑场值得自豪的成就。早在四千年前,宜兴就采用红土泥浆作为陶器装饰,至明清,已创造出多种色彩的陶釉。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