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如壶腹款式,运刀刻字,“亦在乐毅、黄庭之间”。壶之大小,决定于饮茶人数,故有一人罐、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之分;壶之采用,宜小不宜大。壶之深浅则关系气昧,“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若“去盖,浮水不颇不侧,谓之‘水平’;覆壶而口嘴提柄皆平,谓之‘三山齐’”。壶之色泽,有朱砂、紫砂、绿砂、古铁、栗色、石黄、天青等,“间有银朱闪烁者,乃以钢砂和制之,朱粒累累,俗谓之‘柚皮砂’,更为珍贵,价同拱璧,所谓朱土与黄金争价即指此也”。壶之款式,有小如桔子,大如蜜柑者,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又有六角、栗子、圆珠、莲子、冠桥等,式样精美,巧妙玲珑,饶有韵味。
茶杯“以若深制者为佳,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背书‘若深珍藏’四字”。“建窑白瓷制者,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盖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衬色”。此外,四季用杯,也各有色别。“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杯宜小宜浅,“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潮州茶经.工夫茶》)。有些杯盘则是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