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桑草牧沼"循环带来多重效益
发布时间 2010-04-10 浏览 24252 次
1万担,产茧量和产值均占宜宾县70%。复龙镇成了宜宾县“万亩蚕桑基地”,成片落实桑间种草500亩,新发展规模养兔47户,生猪养殖大户14户,新建沼气池200口,累计产沼气7万立方米(相当于300吨煤),节约支出8万元。春、夏两季农户养蚕收入360余万元。

  该镇通过发展循环生产,使原来简单的粮猪生产变为蚕、畜、粮的生产模式,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如养蚕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及纸板方格簇,蚕茧产量比普通饲养高得多,收购价高出原来15%,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畜牧业的发展使粮食生产有机肥大量使用,提升了粮食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以沼气工程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既节省了农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环境的污染。按每户10立方米可将约2-3头猪或1头牛或200只小家禽的粪便转化为沼气,沼气能保障村民炊事不再依赖煤炭、木材,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同时沼渣和沼液当作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污染问题。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