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陶壶艺术家黎世荣的制
下一主题:台商洪龙华的普洱茶情
壶里春秋,苦与乐的交融
唐朝霞说,做了这么多年紫砂壶,她好像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因为她不怕困难,而遇到的挫折也比处于乱世中的前辈们要少得多。唐朝霞的先祖唐祝和、唐凤芝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制壶艺人。耳濡目染间,她认定了制壶是她的终身事业。而做紫砂的基本功,便是从给长辈们做下手开始练就的。十一二岁的时候,她已经颇有一点心得体会。家里的大人一从工作台上站起来,她马上就坐下去,模仿着大人们的姿势做起来。长辈们居然丝毫觉察不到她做的改动。16岁那年,唐朝霞刚从陶瓷职业学校毕业,便进了祖父唐祝和当厂长的紫砂工艺二厂做工,到如今,她已在紫砂壶的乾坤里打转了十几个春秋。
熟悉紫砂陶的人都知道,制壶是一项非常苦的工作。做一把壶,工艺师们每天须得在工作台上全神贯注地工作十多个小时。而唐朝霞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连制壶的砂料,都是自己亲自上山挑选回来,再自行调配的。然而比身体的劳累要苦上千百倍的,是精神上的劳累。做紫砂壶,需要有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更何况朝夕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