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茶圣之庄晚芳
发布时间 2010-06-11 浏览 26302 次
具备的条件,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竟被断章取义,横加批判。现在,科学试验证明,“采”与“发”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合理采摘既是茶叶的收获过程,也是提高发芽密度的有效措施,而且不少茶树品种还具有“耐采”的特性。这些客观事实,足以证明他的论点的正确性。

1984年,当茶学界隆重集会,庆贺他执教50周年的时候,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新著《茶树生理》。这部著作,总结了他长期的研究成果,并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成为茶树栽培学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此外,庄晚芳对茶树分类的研究,也有较深的造诣。早在50年代中期,他在《茶树生物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国外的各种茶树分类法“均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有茶树类型”。60年代初,他提出了将中国茶树区分为7个主要类型的意见。1981年,他和刘祖生、陈文怀合作发表了《论茶树变种分类》一文,以茶树的亲缘关系、主要特征、特性和地理分布等为依据,综合多年的研究资料,提出将茶树划分为云南、武夷两个亚种和云南、川黔、皋芦、阿萨姆、武夷、江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