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谈茶叶的置茶量
下一主题:各国茶道的比较
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一章又写道:
“有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从上述文献可知:是《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释皎然和封演赋予了“茶道”名称。
《茶经》问世之后,相继出现了多种茶文化专著,形成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唐代苏?0的《十六汤品》专门评论茶汤优劣;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槎音茶)则是评论煎茶用水优劣的专著;宋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茶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从《大观茶论》中可以看出,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将碾磨好的茶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茶碗,再用一种状如小炊帚的竹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