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略论中国茶文化中的茶
下一主题:我国茶道兴于唐代
民间所盛行之〞功夫茶〞,也是在改良泡散型茶后的产物,且不再以大壶冲泡,而崇尚小壶泡法(重品茗、忌牛饮);对茶器、茶具之讲究,要求陶、瓷、紫砂土质良好、制作精巧、造型高雅,因此在官方及民间的推波助澜下,成就了傲视国际的『陶、瓷艺术文化』,其中以〞景德镇〞的瓷器与〞宜兴〞的紫砂茶具享誉中外,间接地提升尔后「饮茶文化」走向精致化与生活化。
日本的茶道
(一)茶道之源流
中国茶叶最早传入日本,约在汉代就开始了。唐代,日本僧人来华,高僧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流学,回国时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滋贺县。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两度留学中国,又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佐贺县。(荣西禅师着有<吃茶养生记>一书,是日本第一部茶书)。
而根据日本历史中记载:「天平元年(公元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讲谈般若经后,有行茶礼仪。」又说:「平安时代桓武天皇时,传教大师返国,带回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