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6月20日:共收获小麦2
下一主题:陕西省开展“三夏”农
四是后期“一喷三防”效果明显,粒重有所提高。冬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是决定粒重和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科学研究证明,小麦粒重的1/3是开花前贮存在茎和叶鞘中的光合产物,开花后转移到籽粒中的;2/3是开花后光合器官制造的。针对今年春季持续低温天气导致冬小麦抽穗、开花期较常年同期普遍推迟7-10天的实际,农业部门及时提出了“一喷三防”措施,即在小麦籽粒灌浆期间,通过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混配液,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或防倒伏。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养分流失少、利用率高,既能加速物质向籽粒运转积累,又能防御干热风危害;适时喷施杀虫、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既能防病治虫,又能养根护叶,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光合作用,防止早衰,增加粒重。中央财政为此下拨5.3亿元专项补贴,各主产麦区积极投入配套资金,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措施,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加之小麦生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