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看今年小麦生产缘何能克服不利再获丰收
发布时间 2010-06-23 浏览 23261 次
期土壤墒情好,气温比较适宜,昼夜温差较大,光照比较充足,基本没有出现干热风等不利气候条件,小麦灌浆期不但没有缩短,还较常年有所延长,灌浆强度和灌浆速率明显提高,粒重明显增加。据测定,河南主推品种“烟农19”、“济麦22”今年的最大灌浆速率都在2克以上,而去年分别为1.82克和1.78克。在小麦收获的6月7日至15日,笔者从河南省南阳市到鹤壁市沿途调查,农民普遍反映今年“谷重”,一袋小麦比去年重10来斤。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对全国11个小麦主产省的调查,今年小麦平均千粒重达到39.6克,比去年增加0.2克。可以说,今年小麦灌浆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粒重也是最高的一年。

  五是土壤墒情一直较好,旱地小麦普遍增产。小麦播种时底墒充足是保证来年小麦丰收的关键。据河南省气象局统计,全省小麦播种期降水量在10-30毫米之间,比常年和去年偏多。在小麦越冬期、起身拔节期、孕穗灌浆期几个关键生育时期,小麦主产区均有降雨(雪),且雨量充足,满足了小麦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特别是无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小麦,长势明显好于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