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泡铁观音的温度控制
下一主题:泡茶水温
啜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旋注旋饮。
清朝,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工夫茶”泡法。工夫茶具有"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石畏]、孟臣罐、若琛瓯,均小巧玲珑。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晚清张心泰《粤游小识》载:“以鼎臣制宜兴壶,大若胡桃,满贮茶叶。用坚炭煎汤,乍沸泡如蟹跟时,瀹于壶内。乃取若琛所制茶杯,高寸余,约三四器,匀斟之。再瀹再斟数杯,茶满而香味出矣。”工夫茶的一般程序是:焚香雅气、嘉叶酬宾、岩泉初沸、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熏洗仙客、若琛出客、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佐料,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工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
(二)煮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