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的应用,其推广程度达70%-80%左右,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迅速,病虫害防治、嫁接改良、疫病防治、配方施肥、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饲草青贮、高效饲喂等技术得到普遍运用。特别是“种子工程”的实施,使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三次突破,总产上三大台阶:1990年首次突破30亿公斤大关,1997年达37.4亿公斤,2006年、2007年突破100亿斤大关。“双低”油菜发展到300万亩,双低化率达100%,比全国平均62%高30多个百分点,被国家纳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农村科普和技术培训取得新发展,30年来,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和基层干部82万人次,近十万名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成为科技兴农中坚力量。目前,全市科技贡献率达55%以上,比1978年提高35%。
“调”出优势 创出品牌
1998年撤地设市后,信阳市委、市政府瞄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着眼“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大力建设“三带三园”:即312国道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信叶南路经济林果示范带、淮河速生杨树开发带、金牛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