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人:张志澄
发布时间 2010-06-30 浏览 27486 次
。人工栽培的茶园内种植遮荫树我国古已有之。张志澄吸取了前人经验,又总结了我国名茶产区——吴县洞庭山、安徽歙县、江西婺源等地果树、桂花、乌桕等与茶树间作的经验后认为,在江苏丘陵山区发展茶叶生产,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1953年,在规划设计宜兴芙蓉茶场时,张志澄就提出了“把营造防护林,种植遮荫树,调节茶园小气候,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并着手在茶园路边沟边种植杉木、苦楝,茶园中间种植一定量的梨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世纪60年代,宜兴发展的一批茶场都栽种了行道树。

张志澄的这一思想在1967年规划宜兴红岭茶场时进一步完善成茶场建设“园林化”。他对茶园干道、支道、步道、干渠、支渠、小沟的设置、园块的大小,行道树、防护林的栽种方式,密度等确定了规划原则。对于茶园防护林、行道树的树种,张志澄认为应该选择生长快、材质好,病虫少的树种,常绿和落叶树相结合,灌木和乔木间种。在设计思想得以实现10年后,张志澄在他花甲之年冒着严寒酷暑进行进一步的观测记载,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