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碧螺春
发布时间 2009-05-29 浏览 24644 次
采制于谷雨前,称“雨前”,质量略逊于明前,但仍属佳品。谷雨后气温高,茶叶生长快,茸毛少,体形粗大,这时就只能做一般炒青,身价剧跌,也就不称之为碧螺春了。清明前采摘为最好,通常只采一芽一叶初展,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一般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万~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1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至9时采,9至15时拣剔,15时至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要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茸毛不落,卷曲成螺,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其中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而烘干也总是要焙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