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甘南藏族奶茶
下一主题:变幻花果茶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紫砂器盛行与繁荣,除自然条件之外,和茶的制作、饮用方法由蒸团、碎碾、沸煮,改为散叶、炒青、冲泡有直接的关联,与文人墨客、名门高士的爱好、推崇和参加也是分不开的,而诗文、书画、金石篆刻艺术家与紫砂技艺名流相结合,则推动了紫砂制器的日新月异。赵宦光、董其昌、陈煌图、郑板桥、陈曼生(鸿寿)、吴昌硕、任伯年、黄宾虹等,都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画,这些诗文、书画,一般都清雅淡远,寥寥数笔,即为品茗人士大增兴致,《砂壶图考》记载,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