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限于茶,从批评我的方法上可见一斑。1982年,改革的春风刚刚吹绿神州大地,先生便将茶风吹进电视。15分钟的“品茶经”由先生领衔,将茶的好处、茶的妙用、喝茶的学问传遍中华。这应该是建国以来媒体第一次宣传推广茶,而先生成了茶走进电视的第一人。 1989年,先生又出重拳,建议并亲自组织筹建在马连道大街14号成立中国第一家
茶道馆,因有人说“
茶道”是日本的东西,办
茶道馆有崇洋媚日之嫌。先生又引经据典,从唐代诗中截获“
茶道”,如至宝般加以典藏。先生的道就是学习,深入研究,有理有据地提出论点:
茶道----就是泡茶的方法、泡茶的过程、性格的修炼及饮茶的功用,“道”是无所不在的。先生由“道”而茶,又因茶而“
茶道”,所以,先生是深得茶之个中三味的。 先生家中私藏的许多名人字画,都无偿捐给了中国
茶叶博物馆,这是无法用钱衡量的,可见先生爱茶的程度,这与许多借“茶”字招摇撞骗的市井名利之徒形成鲜明对比。
1997年,先生以73坎儿年之身,多方奔走,想通过方寸之邮票展现中国茶文化。原以为顺利,没想到颇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