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白话解释:七 之事(茶事的历史记载)
发布时间 2011-07-07 浏览 72384 次

解读:
《永嘉图经》记载:“在永嘉县东三里处,有座白茶山。”

原文: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解读:
《淮阴图经》记载:“山阳县南二十里处,有茶坡。”

原文: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解读:
《茶陵图经》记载:“所谓茶陵,是因为这里的陵谷中生长着许多茶。”

原文:
《本草 · 木部》: “ 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解读:
《本草 · 木部》记载:“茗,就是苦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尿,去痰、止渴、解热,喝了使人少睡。秋天采的茶味苦,主要功能是下气、消化积食。该书的注释说:‘春天采茶'。”

原文:
《本草 · 菜部》: “ 苦荼,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 三月三日 采干。注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