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解读:
《淮阴图经》记载:“山阳县南二十里处,有茶坡。”
原文: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解读:
《茶陵图经》记载:“所谓茶陵,是因为这里的陵谷中生长着许多茶。”
原文:
《本草 · 木部》: “ 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解读:
《本草 · 木部》记载:“茗,就是苦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尿,去痰、止渴、解热,喝了使人少睡。秋天采的茶味苦,主要功能是下气、消化积食。该书的注释说:‘春天采茶'。”
原文:
《本草 · 菜部》: “ 苦荼,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 三月三日 采干。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