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唐朝人的饮茶习惯
下一主题:解读广东地区的特色茶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 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