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枪”关键是因为产业链上存在致命缺陷
发布时间 2012-10-18 浏览 26693 次
,普洱“中枪”关键是因为产业链上存在致命缺陷:整条产业链上缺乏有话语权的“链主”,不能平衡产销、稳定价格。具体来说,上游茶农分散,没有话语权;加工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甚至随便弄个铁锅就可以加工;处于流通环节的部分经销商动机不纯,盈利靠炒作而非经营。再加上产量有限、易于控制、消费区域广泛的特点,难怪在价格大起大落的动荡中,大家都被迫随波逐流,毫无反制能力,除了部分炒家获利,整个行业秩序被摧毁。

  如何修复和重建市场秩序?刘明宇支招:“三步走”。

  第一步,建立普洱茶稳定的价格预期,让茶农们心里有底。可以采取“公司+茶农”或者“公司+茶农合作社”的方式,通过签订协议将随行就市变为协议种植。

  其次,建立原料茶叶品质分级制度,让好茶有好价,鼓励茶农种好茶。分级标准需延伸包括种植、采摘、粗加工等全部环节,“先过安全关,再打生态牌”。

  第三步,建立品牌。普洱茶作为公共品牌容易导致悲剧,这在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