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枪”关键是因为产业链上存在致命缺陷
发布时间 2012-10-18 浏览 26691 次
2007年的普洱茶炒作风潮中已经体现,由于市场中混入了大量劣质茶,导致行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

  刘明宇说,市场秩序的重建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过程,茶农、茶厂和政府部门都应有所作为,从而增强普洱茶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对茶农而言,应避免投机心态,不必念念不忘所谓的“黄金时代”。从长远看,价格的大起大落使产业的不确定性激增,对茶农无益。未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绿色安全的普洱茶预计将受市场欢迎,多研究如何种、采、制“绿色茶”才是上策。

  茶厂则应争取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搞自主品牌。通过建立产地品牌或者公司品牌,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产业链的控制力。

  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也不能“缺位”。地方政府应适当介入的领域包括:提高茶叶加工行业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茶农发展合作社,降低公司和茶农间联系的交易成本;预测普洱茶产量、销量,指导茶农种植和工厂投资,避免产量的大幅波动;发展茶园基地,改变茶农分散的现状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