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白族三道茶里的莫名感
下一主题:苗岭贡茶碑 300年传承
是这样吗?是。只这样吗?远远不止。
碑文在表述形式上,仅用寥寥数语,简洁精准地记叙了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何事、何果。足以让我们从中领略并欣赏用形式逻辑的力量驾驭语言文字的精湛功夫。这都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如果我们对碑文所陈述的史实内容本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客观的审视和研判,从碑文的字里行间,仔细品读并认真把握各史实要素在程序和内容两个层面的"起、承、转、合"的严谨逻辑,其中蕴含的在当时难能可贵的经世济民的人民性,便从历经沧桑的石碑中清晰地跃然而出。
先从程序层面来看:一是起,苗家茶农反映茶树枯萎,请前来查实;二是承,贵阳府立即派员,到云雾山上实地核查;三是转,官府查明实情后,及时禀报朝廷;四是合,朝廷除批复外,还要求对下发文让当地苗民知晓。
清清楚楚的行政程序:呼声、核查、报请、决策。
再从内容层面来看:一是起,确定上贡云雾茶叶"准行停止"执行,以免采购办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