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年来薄似沙,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据《渭南文集?跋松陵集三》,淳熙十六年(1189年)四月,他寓居京城砖街巷街南小宅之南楼(今杭州孩儿巷).当时他是由去年回京任军器少监(《宋史?职官志》说是有名无事的闲职)转为礼部郎兼膳部检察。除了有时陪侍朝廷宴请公卿的礼仪外,仍闲得无事,到这年底就被免职了。这首诗可能写于次年早春,又一次被罢官离京时。诗人抒发了积极要求抗战却屡遭排斥的愤慨和进退两难的忧伤。他自责为什么老是到京城来,明知官场那么龌龊,但报国之志又促使他一再争取机会,哪怕有一线希望。"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联,生动地表现了这种既懊恼又寄予希望的心情。一夜无眠,静听潇潇春雨敲击头上屋瓦的声音,何等烦闷!但早晨巷口叫卖杏花的声音,传来春的信息,又感到了新的希望。接着他就用练书法和分茶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最后安慰自己不必太伤感,前途还是光明的。"晴窗细乳戏分茶",已说明分茶是一种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