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佛教对茶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13-01-07 浏览 30737 次
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据《蛮瓯志》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以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学佛的人是时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