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与“点汤”
发布时间 2013-03-20 浏览 23731 次
添注入,环回击拂”,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在尔后宋徽宗《大观茶论》中,“点”茶的技艺就更为讲究细腻了,要经过七式点注冲泡并搅动击拂乃成。明清一般饮用散茶,“杭俗用细茗置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陈师《茶考》)。对煎水沸度的掌握很重视。明人张源在《茶录》中对茶汤“纯熟”与否的分辨法作了维妙维肖的描述:“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形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到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沸度为宜,则要视所点茶、汤之差异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点茶”、“点汤”指的还是“客辞敬汤”之习俗礼仪。宋袁文《瓮牖闲评》谓“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宋佚名《南窗纪谈》说到“客至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至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盖客坐既久,恐其语多伤气故其欲云,则饮之以汤。”又见宋朱或《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