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书》记载,南诏中后期和大理国时期,佛教在大理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
茶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且白族中特殊的释儒阶层产生,因此,茶俗中开始融入了人生哲学的寄托,那时洱海一带的民族已有饮茶习惯。元明清时,白族儒生大量出现,读书在白族农村已蔚为风气,三道茶象征人生哲理的趋向得到了加强和定型。广大农村居家中,多数人喜欢烤茶,在举行婚礼时或酬谢帮忙的亲朋好友时,专门加工“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发展成
茶文化之最,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并受到海内外来客的青睐。 大理的三道茶是待客礼,做法别具一格,第一道“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
茶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第二道茶,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