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需求”下看普洱茶当前生产行为
发布时间 2013-05-03 浏览 25433 次
原产于滇南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干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或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工艺加工成的各种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对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第一,规定了产地--滇南澜沧江流域,第二说明了经过后天发酵是其工艺特征。至于前期过程的晒干,大多数人理解成日照晒干,而真实情况是,除少数传统制作的古树茶外,绝大部分的干燥过程是机器烘干,所以,我想晒干一词可写可不写,非要写不如写为“干燥”更符合现状些。至于紧压的特征,无非是历史上大部分产品存在的形式,其紧压的主要目的过去是为了方便运输,现在是方便仓库存放,但其真正对普洱滋味不构成重要影响。所以“紧压”一词,我认为在当前已经没有写进概念来的必要了。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说过,普洱的未来,绝对不是“饼砖沱”很像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如此,不得不补充的是紧压成型后,对于普洱茶作为商品的销售,有重要帮助。

  即便普洱茶的定义如此,但还不够充分。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