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林:后普洱时代
发布时间 2013-06-07 浏览 23480 次
货泛滥其实会进一步削弱真货的影响力,如此下去,会导致真货也变成假货。因为大量假货引导的市场最终会取代真货,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俄罗斯人最初喜欢武夷茶,但茶商给他们湖南茶,最后导致他们接触到真正的武夷茶,反而认为其不真。在天津,日本茶冒充华茶,在西藏,印度茶冒充华茶,都取得了市场。

  今天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去普洱茶山买原料压生饼,工艺早不是什么秘密。晒青技术比起其他茶类来,确实相对简单,容易操作。但完成茶饼,普洱茶才走上第一步,还有储藏等非常重要的环节,普洱茶近10年受到追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普洱茶的独特的后发酵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味会呈现出口感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但现在原料市场,其实是预支了今后的时间成本与储藏成本。我并不看好,许多人并不懂得怎么储藏,多年来我目睹了太多好料变成粪草的例子。

  但新兴的消费群体对此一无所知,才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还处于认知成本太高的阶段。对于非产茶区来说,要去识别一个大茶区的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