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叶,可煮乍羹饮。”又说:“早采为荼,晚采为茗,一名茹,蜀人名之苦菜。”古时茶亦称苦菜。到了战国扩大为药用,就需要晒干或阴干,如中草药。由于光热的作用,品质起了很大变化,晒干比阴干本质变化大。田艺蘅于公元1554年写的《煮泉小品》说:“芽茶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阴干如现时制
白茶,品质特有风味,与其它 茶类不同。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到了魏朝(公元220至264年)才制造饼茶烘干,饮用时碾碎冲泡。通过制造饼茶的实践,认识饼茶青草气味很浓。由物质变精神,经过产生了去掉青草气味的认识,再实践,发明蒸青 制法,把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茶味有了改进。由制造饼茶去掉青气的实践,又产生了茶汁苦涩味的认识, 再通过实践,鲜叶先洗涤而后蒸青。蒸后压榨除去茶汁,然后制 饼,降低苦涩味。2、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时期:这个时期也分为两阶段。从公元961年至1368年,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这个阶段自宋至 元约三百多年。先是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后由蒸青散茶改 进为炒青散茶。通过制造蒸青团茶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