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突破空间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13-06-26 浏览 24174 次
意识地扶大扶优茶企业,鼓励走规范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道路。”吴政禹说。一些茶企已经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如今已有5个商标。

  调结构保质量打品牌

  记者:南平的茶产业历史悠久,现在发展的总体情况怎么样?

  黄智源:茶业是南平市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近年来,南平市发挥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特色产品等独特优势,突出抓好茶叶品牌培育、生态建设和加工提质,实现了茶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55.2万亩,毛茶产量5.56万吨。全市发展茶叶加工企业18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加工产值33.4亿元。全市茶业已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

  记者:的确,南平发展茶产业优势不少,不过,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突破哪些瓶颈呢?

  黄智源:南平市茶业与闽南、云南、浙江等茶叶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竞争力仍显不足。

  生产方面主要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乌龙茶区的水仙、绿茶区的福云6号占了绝大比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