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突破空间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13-06-26 浏览 24173 次
重,新品种发展缓慢,早、中、迟芽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期过于集中,加重了初制加工能力不足的矛盾,制约了品质的提升;此外老化、低产茶园比重大,全市没有上规模、规范的茶苗繁育基地,无法满足品种更新换代的需要。

  加工方面主要是产业链短,茶叶深加工尚属空白;龙头企业少,小企业多,大多是家庭小作坊式经营,厂房设备陈旧落后,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营销方面主要是缺乏强势大品牌。以乌龙茶为例,虽然有“大红袍”和“武夷岩茶”两块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但品牌影响力、市场认知度与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有较大差距。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呢?

  黄智源:一是调整品种结构。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从目前的中晚熟品种为主,调为加大早熟、特早熟品种的比例,逐步优化品种结构。

  二是提高产品质量。重点是提升毛茶品质,在政策上应当向上规模、上档次的初制厂提供用地、信贷等方面倾斜,鼓励企业和小作坊加工户增加投资,提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