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在100多年前倡导发展的
茶叶的石碑,并遗留有当时种植下的茶树。宁洱镇的西萨村、谦岗村、宽宏村、天壁山和东门山是普洱贡茶的重要产区之一。普洱地域的茶树为
普洱茶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洱茶乡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完成
茶叶的发现、驯化、栽培、制造、加工、运输、保存、进贡和销售的整个过程。
普洱茶交易。由于普洱府治处于
普洱茶产区的中心位置,
茶叶教育带来普洱人流、物流的繁荣,这里成为滇南物品交换的中心,
普洱茶从这里逐渐被外界所认识。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普洱茶名震京师,清政府题准征收茶捐,普洱府当年发出《茶引》(执照)三千引(三千担),秦晋、两广、四川、江西、两湘,以及石屏、腾越、下关、玉溪、通海、思茅等地茶商纷纷在普洱府署建立茶庄、设商业会馆,对
茶叶进行加工、精致、包装、运输,清道光同治年间,
普洱茶经贸商务活动达到高潮,城内城外,众商云集,足有三百余家堂馆店铺,据《普洱府志》记载,仅茶庄就有六七十家,每年销量约570吨。较大的商号协太昌、同心昌、福美祥、元盛号、荣和昌、义盛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