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五年之久的玉露商标争议尘埃落定
发布时间 2013-08-08 浏览 27069 次
氮化合物的合成。据《中国茶经》记载,“恩施玉露”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当今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毫锋银白如玉,又称“玉绿”。当时,“恩施玉露”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黄山毛峰等一起被列入清代40余支名茶品目。

  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且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1945年,“恩施玉露”外销日本,从此逐步赢得海外市场。

  为保护、开发、规范“恩施玉露”这一品牌,2007年,恩施市委、政府将其与“恩施大峡谷”、“土家女儿会”一道,作为恩施市的三张名片,举全市之力倾力打造。2007年4月,国家质监总局正式发布公告,“恩施玉露”被正式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恩施玉露”被授予“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称号。

  如今,经过全州上下、政府企业共同打造,“恩施玉露”已成为一个让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