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禅意。” 说得多好啊!在曹禺面前,笑吟吟的朴老何止是以喜心饮茶?那分明是以喜心待人、以喜心利他呢!清味领禅家朴老爱喝茶,也常以茶入禅诗。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饮茶诗,如《茶经新篇》(或《茶诗入禅》二首之一),最见禅意,其诗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是唐代高僧从谂禅师的禅林法语。赵州从谂禅师问新来的僧人:“曾到此间么?”来人说:“曾到。”师说:“吃茶去!” 再问,这个僧人说:“不曾到。”师仍然说:“吃茶去!” 院主事后问从谂禅师:“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从谂禅师不讲话,手招院主,主答应:“诺!” 从谂禅师说:“吃茶去!” 朴老以为,品茶和学佛虽然皆是宽性宜情之举,但两两相比,与其空洞的学佛持偈,倒不如品茶去了。这里既包含了朴老对佛教入世的独特的认识,即反对空洞的面壁念经,主张积极的入世;也包含了朴老爱惜佛教不迷信的传统。相反,朴老主张将佛教的精髓转化成玉液琼浆,超越个人的自我体验,造福于人间。这也是朴老长期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