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赵朴初说饮茶——但以
下一主题:中国古代唐代的茶区分
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有一户茶农,也是打猎的能手,因为他长得黝黑粗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象平常一样,肩背着篓,身挎猎枪上山采茶打猎。时至中午,一头野山獐突然闯进了视线,乌龙急忙举枪射击,击中了目标,但负伤的獐子并没有倒下,而是拼命逃进了山林,乌龙哪里肯放过这样好的猎物,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山獐,当他把山獐背回家里,天已黑了。乌龙和全家人忙宰杀、烹煮和品尝野味,当天采摘的青茶被丢在了一边,把制茶的事情全忘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才想起这件事,慌忙炒制,没想到茶叶放置了一夜,已镶上了红边,并散发出阵阵幽香,而且茶叶制作好后,全无往日的苦涩,显得格外清香醇厚。从这以后,乌龙又反复琢磨,经过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新茶种,人们把它叫作“乌龙茶”。
乌龙茶产于福建,主要产区有两个,一个是以安溪为主的闽南产区,一个是以武夷山、建瓯为主的闽北产区。按产地的不同乌龙茶可分为武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