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泉州华侨大学台湾学子
下一主题:“中国茶·中国梦”茶
许进丁发现,在2009年时的春茶和秋茶,一斤茶叶的收购价超过100元很平常,农家一般不看好的夏天两季茶也能卖出喜人的价格。但在2010年秋茶尾声时,一斤茶的平均收购价格只有40元。
他算了一笔账:以往每年通过制茶就可以有2万-3万元的剩余收入,从2011年开始只剩下1万多元了,缩水一半以上。
制茶的利润越来越薄,一方面源于农资成本的迅速提升。例如,化肥尿素在前年每百斤90元,去年要110元,今年要130元;炒茶用的大罐煤气,前年每罐340元,近两年高达450元。另一个方面是采茶女的工资大幅度上涨,2011年,每个采茶女的日工资还是65-70元,去年已经飙升到90-100元不等,采茶女的交通补贴也翻了一倍。所有因素考虑进去,一年内,每斤茶的制作成本提高了20%。
茶园“用工荒”现象的背后是茶叶的产能过剩。
仅以龙通村为例,种植生产“铁观音”早已从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