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这些茶企 影响着闽茶
下一主题:《云茶大典》系列茶文
上梅的茶经济可以追溯到清代。据当地史料记载,清代这里居住的多为袁姓人家,以制茶卖茶为生。最著名的莫过于与九龙山隔山相望的袁氏茶庄。一座清代制茶厂的残留旧墙基遗存至今,约百米长,据其长度与宽度推测,当年这座制茶厂占地约数千平方米,并拥有健全的生产与生活系统,规模之大,令人惊叹,这也是当年茶叶生产繁华景象的最好明证。
“上梅三十六场,场场三十六人,出了一个袁天龙。”民间流传的这句谚语描绘的正是袁天龙所创办的袁氏茶庄红火情形。而袁天龙,即是袁荣辉的先人。袁荣辉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一张1936年国民党省政府颁发的全省特产比赛一等奖奖状。具体颁奖内容为:品类——武夷茶,出品人:袁天龙,出品经福建省特产竞赛会审定给予一等奖奖状。奖状上还有当时的福建省政府公章以及颁奖人的私章。
袁氏家族世代做茶,传到袁荣辉时已是第七代。由于种种原因,武夷茶生产一度步入低谷,一公斤茶售价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