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茶之说
发布时间 2014-09-15 浏览 23202 次
峨眉山,峨眉山上般般有,只少芍药对牡丹。”在这里,诗人一方面记载了“陪十姊妹”习俗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借助于即将出嫁的女儿讴唱“十姊妹歌”转录了当地流行的一百民歌,抒发出嫁女“恋亲恩,伤别离”之情,十分曼迥哀伤,催人泪下、断肠。

仔细品味这首不知传承了多少世纪的古老巴歌(巴地民歌),尤其是歌的结尾之处,不如人意的封建包办婚姻正是出嫁女无限哀伤的根源之所在。因而,尽管父母为自己的婚事已经“定茶”,虽然“出阁”的日期(婚期)也没有到,但一想到远离双亲和不幸未来,出嫁女在“陪十姊妹”时怎能不“曼声”低迥、倾泻积郁呢?!正如诗人在写了上述注释的这首“竹枝词”的正文那样:

十姊妹歌歌太悲,

别娘顿足泪沾衣。

宁山地近巫山峡,

犹似巴娘唱竹枝。

封建时代贫苦女儿的“吃茶”、 “定茶”,并不是其一生幸福生活的肇始,而往往是“从夫”、“从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