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灵魂
发布时间 2014-10-09 浏览 25341 次
碱性都不行,这是一整套很玄妙的艺术,需要时间、精力、耐性以及近乎疯癫的偏执.这些特殊区域里的种植土壤需要经过十年调理培育.为了解决茶叶运输中的变质问题,我们选择了就地炒制,在顶级论道的茶场里面,论道萌生温度,会由茶叶专家辅助调整,24小时仔细维持。甚至茶叶的运输也只靠人工或者马匹!”刘先生解释说.

在生产论道竹叶青的茶场里,你看不到任何现代化文明的痕迹。这些零零碎碎散落在山涧旮沓里面好像失落在远古文明之中,而茶树则不食烟火的生长。这种单纯使得"论道"因产量有限而显得弥足珍贵。

在论道竹叶青的决策者看来,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投入就是为了坚持寻找培育他们所满意和嘉赏的茶叶,而对于茶叶恒久不变的情感则是竹叶青企业文化的精髓。在刘志林先生眼中,他所追捧和寄寓遐思的竹叶青茶叶不是茶叶,而是不死的文化精魂。正所谓:一叶入魂,嚣尘中得和寂心气;七杯过后,困惑里识宇宙乾坤。汤色碧而绿,外形清朗秀美的竹叶青生长于李白笔下“蜀国多仙山,邈难匹”的峨眉山,“无可否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