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紫砂工艺美术大师---
下一主题:潮汕工夫茶之“美”
王旭烽的写作过程非常艰苦,三部小说共写了十年。第一部是手书完成的,这部书稿后成为浙江图书馆当代文学史收藏的第一部手稿。从第二部起,她用电脑打字。尽管当时有孕在身,但为了创作,她全然不计后果。王旭烽说:“一部好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程度,二是具有不可重复性,三是要在文本、语言、结构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要有差异。我在小说中用了三种语言,即使用了成语、诗词,追求工笔画般的细致;用了吴越方言,杭州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还有外来欧化的长句子,尤其是展示内心世界和抒情时用。我是学历史的,历史学锤炼了人的品格,穷尽一生追求一个真理是我们的座右铭。我的习惯是写完了以后要朗读,看看是否通顺,删除多余的词,特别是副词。我每部作品都修改了5遍。”待小说第三部完成后,王旭烽对孩子说:“咱们庆祝一下吧!领着孩子走到街上,她买了一束鲜花,让孩子捧着,因为孩子也是这套书的半个作者。”
王旭烽在小说创作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