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大象无形―――论中国
下一主题:古风犹存的工夫茶道
敬物、爱物,也是人性美。据史籍载,老子之师于临终前教导说:“过乔木而趋”。意谓路过老树,对老树要必恭必敬。显示出敬物的人性美。《孟子.尽心》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程颢《认仁篇》也有所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敬物、爱物的思想基础是“天人同德”。“天人同德”则意味着人与自然应该建立起相亲相爱的关系。世人大多只承认荀子“人定胜天”的观点,却忽略或有意回避其适应自然的重要论述。实则,荀子在阐明天人关系时就明确指出:“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以参,则惑矣!”(《荀子.天论》)他告诫人们:人所能做的只是了解自然界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