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前洋红”高山茶 质
下一主题: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时
“1988年,全县茶叶税收占县财政收入二分之一,占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工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对上世纪80年代我县茶产业而言,蔡建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辉煌的“二三四。”
1982年,蔡建明一毕业就到县茶叶局工作。当时安溪虽是贫困县,但茶叶已相当出名。“安溪是全国百个年产5万担茶叶基地县之一”。因为茶叶,“安溪”被写进蔡建明所读的高校教材,蔡建明充满自豪。因为茶叶,1984年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到我县调研时,提出“产、供、销一条龙,科、教、推一起上,农、工、商一体化”理念,蔡建明清晰记得。
也是在1984年,茶叶开始由二类物资降为三类物资管理,放开上市自由买卖。安溪与建瓯、永春一起,被列入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基地。1987年底,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安溪支公司设立,第二年春秋广交会,蔡建明带着安溪茶叶首次与泉州、厦门支公司一起,参与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