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茶叶就是农产品,没必要像其他类的食品那样去规范包装,
茶叶包装文字说明“粗放”、不符合食品包装法规的问题长期存在,在
茶叶批发市场尤是,正是这种习惯给了职业打假人一个大大的空子。近日,广州芳村及周边
茶叶市场有数十位茶商陆续收到法院传票,案由都是“
茶叶包装存在问题,属于三无产品”。据有关媒体报道,有顾客到在芳村某店购买6000元散装
茶叶后,要求店家到隔壁的
茶叶用品店买包装盒并开具发票。随后这个店的老板收到法院传票,起诉状称这批
茶叶是没有标签、厂家、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的“三无产品”,要求退还6000元货款并支付售价十倍的赔偿金60000元。据说,“现在整个市场人心惶惶,有生意都不敢做了”。虽然此次广东茶市的事件与贵州茶产销并没有关系,但是,贵州茶业敏锐地把握风向,最快速度行动起来,主动组织全省茶行业自查自纠,变被动打假为主动发展,体现出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高度责任心,社会各界纷纷对此举点赞。传统习惯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无论是
茶叶的生产销售者还是购买、消费者都习惯了
茶叶以散装农产品的面孔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