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贵州铜仁与江苏苏州成
下一主题:论道茶行业转型升级
入列“中欧互认”,打造湖北名片
今年6月,经过5年漫长的商标之争,“宜红”商标在被某外地企业抢注20年后,终于被法院宣告失效。“宜红”作为区域性公共品牌,回归宜红茶主产区。
好事成双。不久,“宜都宜红茶”被选入中国和欧盟互换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拿到了出口欧盟的“通行证”,是我省唯一入选的茶叶品牌。
抚今追昔,振兴宜红茶文化和产业,还有哪些路要走?
李亚隆提出,宜红茶的复兴重在对品质的提升、历史的探索和品牌的构建。要在做好品质定位、市场前景评估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
省档案局副局长马尚云建议,产业振兴,文化先行,可创办宜红茶文化博物馆、产业研究院,加强对相关史料、文献的整理并出版丛书。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黄伯权建议,要加强对口述资料、实物资料等的抢救,进一步收集宜红古茶道史料,适时召开学术研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