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消费要看准门道
发布时间 2009-06-18 浏览 24845 次
,动辄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陈年茶饼”,更让消费者将信将疑。

  误信“年代越久越好”

  笔者发现,不少茶庄在向顾客推销普洱茶时,都以“年代久远”为卖点,不少消费者也认为普洱茶年代越久越好,然而,这种观念却正中不法商人的下怀。

  业内人士透露,某些茶商擅自更改生产年代,把新茶做成旧茶模样出售,甚至用水泡过包装纸后晒干,就“制造”了历史感,再冠以一个子虚乌有的名号便可卖得高价。据悉,现在市场上经常会遇见以1940年代出产的产品出售的“中茶”商标红印圆茶,但事实上,中茶牌商标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册的;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厂的“云南普洱砖茶”,而云南到1977年才开始生产这种茶……以上骗局,在普洱茶市场上已经见怪不怪。笔者经查证发现,我国第一批运用渥堆发酵技术的普洱熟茶是1973年才生产的,因此,市面上超过35年的普洱熟茶大多是假冒的。

  目前,普洱茶市场上还流行一种“无味之味”的概念,意指某些普洱茶由于年代久远,虽然味道已经不够醇厚,却别有一番“无味之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