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打响“江西绿茶”品牌
下一主题:根据“地气”“人气”
与此同时,安顺市茶叶生产种植规模偏小、种植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制约了安顺市茶产业向更纵深发展。大多茶林也遭遇夏秋茶丟荒的命运,成了困扰种植户的“心病”之一。
“采摘了明茶后,因为农忙,没有人手,夏、秋茶就没人采了。哪怕再好的茶青,也只得白白荒废掉”,望着阳光下亮晶晶的茶叶,安顺市茶办有关负责人徐瑛、安顺市御茶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邵亦俊发出同样的感慨。
“长期以来,在贵州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只重视春茶生产,忽视夏秋茶原料的开发利用,即有少数的企业生产少量的夏秋茶,由于采用的是人工采摘方式和传统的加工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导致企业产量越大亏得越多,因此只好将夏秋茶原料丢弃,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邵亦俊说。
从项目洽谈到设备进厂生产,御茶村的进入只用了43天时间。蒸青片生产线是御茶村有限公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