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的寒冬,消费者的暖春
发布时间 2009-06-21 浏览 25017 次
拿不到货,有货就赚钱”。2006年夏天,一批像老吴一样的经销商把资金投进了普洱茶,不到一年的时间,普洱茶市场开始显现退热的趋势。无论是中小品牌,还是“大益”和“中茶”这样的大品牌都受到了影响。“进货时中档的勐海普洱茶60元/饼-70元/饼,批发价5000元一件,84饼,33公斤。而现在昆明的售价在2000元左右一件,即便如此,普洱茶仍然难以出手”,老吴说。今年8月,记者在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的旅游景区看到,标价5元/饼的非知名品牌普洱茶随处可见,却少有人问津。

  2007年4月,上海大宁茶城开业之初80家普洱茶专营店入驻,如今,已经有20家撤出了市场,其中不乏在2007年红极一时的品牌如“六大茶山”、“兰茶坊”、“龙润”。该茶城总经理叶应春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普洱茶的专营店因资金流通不畅,欲以茶抵租。而仍在经营中的普洱茶专营店也转向综合销售,把铁观音岩茶茶叶品种和茶具等补充进来维持生意。据了解,北京、广东各大茶城、茶叶批发市场,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销不定产,茶农也为囤茶难

  20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