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打击、拂动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操作时,一手执壶注水,一手“运筅”击沸,动作要非常协调。注水点茶时,从瓶嘴喷勃而出的水柱须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切忌注出断断续续或淋漓不止的“断脉汤”;水量要恰到好处,“一瓯之茗,多不过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也即注水量不能超过整盏容量的十分之六。此外,注水有缓急、多少、落水点不同等变化,每次变化叫做“一汤”,共有七汤。茶筅则配合各场或旋或点,或击或拂,轻重、徐疾,皆有机巧。经过点与击拂之后,汤花如“乳雾汹涌”,高出盏面并紧贴盏沿内壁,不易消退,叫做“咬盏”。如操作不善,汤花不能持久,甚至随点随散的,叫做“云脚散”,这时,盏的内沿就出现“水痕”。
判断斗茶胜负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一看茶色,二看水痕。二家相斗,往往不止一次,比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即为负,所以“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斗茶还包括品茶汤,因此,只有色、香、味三者俱佳者,才能